駐馬店市第十一小學:特色教育鑄就品牌學校
摘要: 特色教育鑄就品牌學校——駐馬店市第十一小學特色發展紀實記者 代廷偉在市區樂山大道南段有一所被譽為“市課改實驗基地”的小學,她歷經建校之初的艱苦創業、新課改之后的發展壯大、大膽
特色教育鑄就品牌學校
——駐馬店市第十一小學特色發展紀實
記者 代廷偉
在市區樂山大道南段有一所被譽為“市課改實驗基地”的小學,她歷經建校之初的艱苦創業、新課改之后的發展壯大、大膽創新之后的跨越與提升等重要歷史時期。學校科學謀劃發展定位,突出行業特色,以“均衡發展、優質發展、特色發展、內涵發展”為主線,創優管理,完善機制,全校師生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穩中求進,完成了學校發展史上的一次次華麗轉身,她就是駐馬店市第十一小學。
步入駐馬店市第十一小學的校園,綠樹成蔭,校舍儼然,纖塵不染,伴隨著3600多名學生的瑯瑯讀書聲,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校園內的宣傳標語、棋文化展、畫廊、櫥窗無不彰顯著 “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駐馬店市師德師風先進集體”、“駐馬店市文明單位”、“駐馬店市少先隊紅旗大隊”、“駐馬店市中華經典詩文誦讀示范校”、“驛城區教學教研先進單位”、“驛城區藝術教育先進單位”……一項項榮譽,無一不印證著該校“辦特色教育、全力打造精品學校”的閃光足跡。
熠熠生輝的獎牌,凝聚著十一小人的心血與智慧,閃耀著十一小人追求和諧與卓越的理性光芒,也激勵著每一位十一小人為之不懈奮斗。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駐馬店市第十一小學經過不斷凝聚、提煉、升華,逐步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以德育為魂 形成獨有教育風格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為此,該校把加強學生德育工作置于核心地位。
該校通過開展多項主題教育活動,促進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相繼開展了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以行為規范教育為抓手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并利用節日、紀念日等特殊日子開展各項有針對性的主題教育活動。本學期以來,該校開展了“繽紛三月感恩成長”系列活動、“節水在我身邊”調查體驗活動和“祭先烈知榮辱話感恩”、“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等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著力培養學生感恩教師、感恩父母、感恩祖國、感恩社會的樸素感情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充分利用我市的社會實踐資源,精心組織各種紀念活動,引導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和社區公益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同時,該校還分別開展了航空知識讀書活動和電腦小報競賽、科技幻想畫競賽、科技制作大賽等科普活動。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完成了飛船返回艙、火箭模型、紙飛機、打靶導彈等優秀作品。通過開展德育系列教育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以教學為中心 共促師生優質發展
該校以“培優防差、因材施教”為教學主旨,堅持以多把尺子衡量學生。通過對各年級的課堂、教案、作業、競賽、口語交際、測試、速算比賽、教學效果、教學反思等項指標的質量監控、質量分析及反饋,不怠慢任何一個后進生。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和課外作業量,實現了作業布置的實效性、科學性、靈活性、層次性并重。不斷優化課程教學結構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改善。同時,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還不定期組織作文大賽、手抄報大賽、詩歌朗誦、書法大賽、演講比賽、猜謎語、巧解疑難問題等活動,每項活動均做到了全員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明確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學校以尊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個性發展為準則,大力弘揚教學民主精神,深入挖掘學生潛能,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結合構建“靈動課堂”,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適合校情的“四環四步”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步步關聯,層層深入。學校把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又把每個環節分為四步,環環相扣,階梯遞進。在課堂中,學生是主角,圍繞疑難問題,獨立思索,相互溝通交流,在交流探索中糾錯、互補、完善、深化、拓展和升華。
加強科研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該校狠抓課堂教學評估工作,強化質量意識。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把課題研究成果滲透到常規教學中,落實到課前、課中、課后等教學環節中,聚焦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依托學科組、教研組力量,挖掘每一位教師的潛能,發揮集體智慧,緊扣“重實效、抓質量”主題,創新教研方式,使教研活動常態化。開展推門聽課活動,觀課議課,領導深入教學一線,一課一研,開展全員競課等課堂教研活動。通過引領、交流、提升,狠抓課堂教學質量,積極實施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計劃,努力打造規范課、特色課、精品課,促使教師在學習中領悟、在實踐中思考。
以品牌為軸 彰顯學校特色發展
大力開展特色項目創建活動,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特色項目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并已成為學校品牌。
特色一:網絡為媒促提升。
2011年,亞教網被引進學校,為該校“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注入了新鮮血液。該校和亞教網合作,共同建立了教育互動社區,該社區是手機、電視、電腦三網合一的互通交流平臺。兩年來,學校陸續為每個班級和每個學生建立了自己的空間,學生可以通過三種網絡途徑登錄該平臺,上傳自己的優秀作文和照片、視頻,真正實現了互通互聯互動,隨時隨地查看,時時更新空間動態。學校還在節假日開展相關活動,例如“我的暑假我做主”親子作文大賽和攝影大賽、“歡天喜地過大年”亞教杯征文比賽等。該校倡導全校師生人人參與,在不斷學習的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優勢,利用網絡平臺,打造內容豐富、色彩繽紛、功能齊全的“聲像世界”。
特色二:深入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強化教研實效。
把學、教、研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教研形式和活動載體。重視發掘原有資源,加強對校本課程的研究,促進教育教學成果轉化。積極探索適合本校師生發展的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加大研發力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通過經常性的反思和總結,確定適合本校教師特點的發展方向,在教師中逐漸形成邊研究邊教學的濃厚學習氛圍。該校連續4年編撰了具有閱讀與寫作內容的作文集《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水清荷縷縷香》、《荷香沁沏金色秋》等。對作文集里的每篇作文,老師們都認真進行了修改、潤飾,還配有個性化的點評。
特色三:以象棋為主,開發多棋,以棋育人,“棋”樂無窮。
棋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學校把下棋和做人結合起來,要求學生不但要下好棋,而且要把人做好。因此,該校獨辟蹊徑,難中求進,把棋類引進課堂,建設學校特色棋文化。以象棋為基點,開發多棋,編寫了象棋教材,印制成冊后分發到學生手中,教材圖文并茂,故事與詩歌交替出現,實現棋譜兒歌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專門在教材尾頁配有學生棋手賽棋和教師頒獎的照片。該校一年組織一次大型象棋比賽觀摩活動,鼓勵學生現場參與觀摩和對弈。2013年,該校請來的一名象棋大師對陣百名學生,場面浩大,棋步引人入勝,還吸引了多家媒體記者前來報道。建設象棋專用室和棋文化展墻、畫廊、櫥窗, 張貼有“楚河漢界前運籌帷幄車馬象炮間深思熟慮”、“三分棋藝七分棋品”等富有教育意義的宣傳標語。利用校報校刊、廣播站,從不同的角度向學生介紹源遠流長的棋文化知識,圖文并茂,展示了學校特色創建活動。校園西邊建有棋園,數張棋桌整齊地擺放在長廊周圍,天藍色的棋桌棋凳與周圍的花草樹木渾然一體,不僅成為該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學生享受“棋”樂無窮的地方。
該校還結合校情挖掘各種棋類資源,精心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棋類活動。以班為單位,成立小棋社,開展活動。如班級三棋聯賽,親子對弈,棋星挑戰賽、對抗賽,校園小棋迷侃棋,小名師講棋,實戰論壇,棋文化小報評比,棋具制作,棋文化知識競賽等。創造條件,每年精心組織一次校園棋文化節,作為一次集中檢閱和全面展示學生開展棋文化藝術活動的成果。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棋類競賽活動,鼓勵他們在活動中鍛煉才干、張揚個性。
通過利用棋文化的熏陶,學生們逐漸認識到豐富多彩的棋類世界,真正起到促德養性、益智冶情的效果,涌現一批批愛好廣泛、生動活潑、不怕困難、不斷攀登、大膽實踐、勇于創新的優秀小學生。
均衡發展 繽紛校園色彩飛揚
為使體育競賽活動經常化、多樣化、大眾化,該校先后組織了田徑運動會、小籃球比賽、拔河比賽、跳繩比賽、踢毽子比賽以及趣味運動會。同時,堅持大課間活動,在律動奮進的音樂聲中,全體學生著裝整齊邁著豪邁的步伐前進,師生共同參與,氣氛融洽熱烈。
全面落實藝術教育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該校每學年開展的藝術學科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將藝術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不僅使藝術教育要求得到全面落實,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為了給學校藝術教育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該校還組織開展了“歌詠比賽”、“舞蹈比賽”、“繪畫大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外文藝活動,學生們因此得到更多的藝術學習和體驗機會。學校在普及藝術教育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對藝術特長生的培養,組建有藝術團體,涉及舞蹈、剪紙、布藝畫等。各團、隊、組利用學校安排的在校和課外活動時間,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訓練。
辛勤耕耘換來累累碩果。僅2013年,該校優質課獲獎教師就達21人次,課件獲獎12人次,參與論文評比的老師在50%以上,3個科研課題獲科研成果獎,近百名學生在作文、書畫、誦讀、攝影、才藝、乒乓球等比賽中獲獎。 2013年,學校先后獲得駐馬店市中華思源杯誦讀大賽一等獎、駐馬店市乒乓球大賽一等獎、駐馬店市校際象棋大賽一等獎、河南省中小學課本劇藝術表演一等獎等。
“我們學校之所以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益于驛城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得益于驛城區教體局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對學校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學校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領導集體和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 該校校長付繼古說,“成績代表著過去,拼搏創造未來。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善謀實干、頑強拼搏,把學校辦成風清氣正、靈動快樂的新型現代化學校。”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