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武 為了“大水缸”更清澈
摘要: 記者 王朝朝在板橋水庫,孫清武可是個名人。近年來,他自掏腰包花費20多萬元,在板橋水庫上游一個三面環水的小島上種下了3000多棵樹,以實際行動改善“大水缸”上游環境,受到了廣大群眾的關注與贊譽
記者 王朝朝
在板橋水庫,孫清武可是個名人。近年來,他自掏腰包花費20多萬元,在板橋水庫上游一個三面環水的小島上種下了3000多棵樹,以實際行動改善“大水缸”上游環境,受到了廣大群眾的關注與贊譽。
作為我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板橋水庫,一直以來被廣大市民親切譽為“大水缸”,其水質直接關系到駐馬店市民的飲水安全與身體健康。
孫清武是驛城區人,在市區經營一家公司。平時除了忙生意,他最大的愛好就是釣魚。他發現,近幾年,隨著釣魚的人數增多,板橋水庫上游的垃圾也多了起來,像個垃圾場。他說,板橋水庫是我們的“大水缸”,決不能讓她受到污染。
于是,孫清武就向朋友請教如何加強對這片水源地的保護,保證廣大市民喝上安全優質的放心水。當他了解到樹木能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凈化庫區水質時,他眼前一亮。
說干就干。孫清武與當地政府簽訂了承包協議,決定在此種樹。孫清武說:“加強對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涵養水源、凈化水質是我們每一個天中人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在‘大水缸’上游植樹造林,既從源頭上凈化飲用水水源的水質,又為加快推進綠色天中建設做出貢獻。”
孫清武所說的小島,位于板橋水庫上游,在驛城區板橋鎮白果樹村楊莊一組附近。目前,孫清武已投資20多萬元,在小島上種植了梨樹、葡萄樹、松樹、杏樹、核桃樹等樹木。
樹種上了,怎么管理?孫清武找來當地的4位村民,并出資讓他們負責管理樹木。
“過去,這里環境特別差,垃圾遍地,氣味難聞。現在,在孫清武的帶動下,大家以他為榜樣,為小島改變模樣而努力。”當地村民王建國說。
“這里三面環水,綠樹成蔭,是一個休閑的好去處,你難道要把它建成一個生態園?”記者問。
“如果建生態園,就會有人過來玩。客流量一大,會產生大量的垃圾,下游的水質就會受到污染,這不是改變了我種樹的初衷嗎?”孫清武反問。
談起下一步的打算,他表示:“我做這些不是為了掙錢。我當過兵,又是一名共產黨員,我這樣做,就是想給后人留下一處世外桃源。”
以前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的小島,如今種滿了各種名貴的樹木,這片樹林會為“大水缸”提供最貼心的天然呵護。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