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養殖切勿污染環境
摘要: □ 張新義大力發展養殖業,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是很多地方的農民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發家致富目標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庭院養殖,更是一些村、組大部分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然而,筆者在一些農村采訪中發現,
□ 張新義
大力發展養殖業,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是很多地方的農民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發家致富目標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庭院養殖,更是一些村、組大部分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
然而,筆者在一些農村采訪中發現,由于養殖戶、養殖規模、畜禽總量的增加,給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由于養殖量的急劇增多,部分養殖戶任由豬糞排放到村頭的河里。天長日久,隨著豬糞的下滲,導致地下水受到污染,致使全村人的飲用水變質變味、無法飲用。更有甚者,有些養殖戶把病死豬隨意丟到河里,腐爛后的生豬尸體發出難聞的氣味,讓村民怨聲載道。
出現這樣的現象,筆者認為并非偶然。首先,是我們在發展養殖業的當初,缺乏環境保護意識,觀念上只想著增加總量、擴大規模,簡單地算經濟賬,而沒有生態環境概念。其次,缺乏規范意識。養殖業尤其是特色養殖,的確是利農惠農的好途徑,只是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不進行規劃設計,不遵循標準規范,不考慮長遠發展,時間長了積重難返,污染環境也就在所難免。同時,我們對于規模養殖發展的引導服務不是很到位。相關部門應該在規模養殖的全過程進行科學引導,跟蹤服務,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以免造成大的生態環境危害,給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損害。
我們鼓勵規模養殖,但更期盼生態養殖、環保養殖、科學養殖,讓養殖業能夠更好地為美麗鄉村提供正能量,增加新動力。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