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霞:金銀花開幸福來
摘要: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李永亮12月14日,西平大地寒氣襲人。寒冷的天氣,卻沒有冷卻趙俊霞的熱情,一大早,她就從家里趕到了金銀花種植基地,指導農戶剪枝、為金銀花烘烤環節把關……進入不惑之年的趙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李永亮
趙俊霞從供銷系統下崗后,沒有怨天尤人和悲觀消沉,不屈服命運的她,認為下崗只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
200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趙俊霞結識了幾個種植中藥材的朋友,從他們那里知道了金銀花是中藥材。隨后,趙俊霞便東挪西借籌集資金20多萬元承包了該縣出山鎮九女山千畝荒山,開墾出荒地300余畝,種植了10多萬棵金銀花。
由于山上缺少水源,且土壤貧脊、草害嚴重、機耕困難,再加上剛開始種植不懂技術,兩年下來,趙俊霞雖然吃苦勞累,但基本沒有收益。
2005年,趙俊霞又多方籌資10萬元在西平縣老王坡農場承包40畝地,密植了4萬棵金銀花種苗。2007年,就在金銀花種苗進入盛花期的時候,命運和她開了一個玩笑。當年夏季雨水很多,老王坡滯洪區奉命分洪泄水,三次泄水分洪把即將收獲的金銀花全部淹沒了。性格剛強的她,擦干眼淚又站了起來。2008年,在親朋好友的資助下,趙俊霞在該縣柏城街道辦事處康李村建起占地10多畝的金銀花種植基地。
辛勞終于得到回報。趙俊霞采用合理密植技術種植的金銀花,當年畝均綜合產值就超過了萬元。
不久,她又陸續投資30多萬元分別在該縣專探、權寨等鄉鎮建起多個種植示范基地和良種繁育基地,并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趙俊霞成功了。大家紛紛前來向她請教金銀花的種植技術。
怎樣讓更多的村民也搭上種植金銀花的致富快車?趙俊霞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經過再三考慮,她決定成立金銀花種植協會,幫助更多農戶共同致富。
2010年3月,西平縣東信金銀花產業協會成立了。該協會以“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采取統一優良品種、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技術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品牌銷售“五個統一”,并聘請專家定期在縣、鄉舉辦技術培訓會和經驗交流會,還免費印發技術管理資料。該協會與禹州、亳州等地廠商和藥商簽訂了金銀花長期供銷合同,廠商、藥商直接收購農戶手中干品,解除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同時,該協會還對產品進行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協會和種植戶之間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產生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此外,隨著該協會基地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不僅帶動了周邊群眾前來學習種植技術,還讓部分農村閑散勞動力通過采摘金銀花增加了家庭收入。
在積極吸納會員的同時,趙俊霞還依托河南省科學院強大的科研技術優勢,聯合攻關培育出了適合中原地區大田種植的新品種——“棠溪金銀花”。
目前,趙俊霞創辦的西平縣東信金銀花產業協會已擁有會員200余戶,種植示范基地6個,帶動農戶種植金銀花總面積已達千畝。
10年的艱苦創業,趙俊霞完成了從一名普通的下崗女工到金銀花產業協會會長的角色轉換,其間的酸甜苦辣已成為過去,她的辛勤付出不但得到豐厚回報,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
2011年,趙俊霞被西平縣委、縣政府授予“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西平縣東信金銀花產業協會被評為市、縣“科普工作先進集體”;2012年,她還被西平縣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推選為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