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生 高粱地里細算“豐收賬”
摘要: 通訊員 張文澤 李亞超金秋時節,筆者走在平輿縣楊埠鎮洼張村坡上坡下的黃土地上,一片片已經成熟的高粱在風中起伏,紅得耀眼。該村種糧大戶徐永生種植的700畝高粱喜獲豐收,頭年種植就實現了開門紅。2010年,
通訊員 張文澤 李亞超
金秋時節,筆者走在平輿縣楊埠鎮洼張村坡上坡下的黃土地上,一片片已經成熟的高粱在風中起伏,紅得耀眼。該村種糧大戶徐永生種植的700畝高粱喜獲豐收,頭年種植就實現了開門紅。
2010年,徐永生承包了200畝土地發展糧食生產,當年每畝地年獲利1000元左右。2012年秋季,他又和周邊3個村的400多個外出務工戶簽訂了1000畝的土地承包合同,種起了紅高粱。徐永生一家都沒閑著,忙著調動機器,組織村民進行收割。忙中偷閑,徐永生在田間地頭向筆者細算了一筆經濟賬。
徐永生說:“等兩天,貴州茅臺鎮那邊就要來人驗收高粱,如果質量過關,每公斤收購價能保證在5元左右。今年每畝可產200多公斤,每畝毛收入1000多元,支出每畝約為700元,畝利潤400多元,700畝高粱的純收入大約在29萬元左右。另外,300畝玉米,保本也能賺9萬元。”
對于今年夏季的小麥收入,徐永生分析,小麥種植共流轉土地1000畝,平均畝產500公斤,每公斤收購價2.06元,每畝毛收入1030元。支出方面,復合肥、種子、播種、施藥、澆水、收割等費用,每畝地460元,土地租賃費每季每畝250元,加起來每畝成本710元,畝純利潤320元,1000畝小麥的毛收入扣除支出,今年小麥的純收入在32萬元左右。他對今年的收入粗略算了一下,全年的種糧收入在70萬元左右。
“今年是首次種高粱,經驗不足,畝產沒能達到預計產量,但比種玉米效益還是要高得多。我正打算忙完就外出考察學習,爭取從管理上、產出上見效益,到明年就把高粱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 一臉敦厚的徐永生,在當地是出了名的種糧能手,對于土地流轉的前景,徐永生很看好。他說,現在,農業生產都實現了機械化,種幾百畝地并不是很費力,加上現在農業科技普遍推廣,農業綜合效益不斷提升,規模種植的路子一定會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