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轎迎親
摘要: □晚報記者 劉永奇 文/圖2月4日,上蔡縣齊海鄉姬莊村村民小潘選擇了花轎迎親。小潘結婚前一天,來自上蔡縣東洪鄉萬莊村的花轎和10余名轎夫來到了小潘家。晚上,村里幾位長者也來到小潘家,商量迎親的時間、
□晚報記者 劉永奇 文/圖
小潘結婚前一天,來自上蔡縣東洪鄉萬莊村的花轎和10余名轎夫來到了小潘家。晚上,村里幾位長者也來到小潘家,商量迎親的時間、路線和其他事項。院子里貼滿了喜聯,一派喜慶祥和的氣氛。
院子里,一頂鮮艷的花轎很惹眼,花轎頂端布滿各式的銅鏡和花翎,周身纏繞七色彩條。“轎頭”萬玉德告訴記者,這頂用椿木打造的花轎是他爺爺的爺爺做的,現在傳到了他的手中。“這頂花轎,娶回上千個新娘子了。”萬玉德自豪地說。
一路上,鞭炮聲噼里啪啦,嗩吶聲高亢激昂,好不熱鬧。“轎頭”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唱戲般說出各種“口令”,如“起、落、回、轉”等,路人紛紛駐足觀看。
抬著近百公斤重的花轎,轎夫們健步如飛。近
新娘村頭的村民,大老遠看到花轎就吆喝起來,“轎來了,轎來了。”道路邊,橋頭旁,站滿了看熱鬧的村民。
進了新娘家,新娘的家人向“轎頭”遞上紅包,擺上白酒后,轎夫們將花轎擺成坐北朝南,只等新娘上轎。舉行一個簡單的儀式后,新娘在家人的攙扶下坐進了花轎。
回家的路上,不時有村民攔下花轎,觀看新娘的容貌。終于,接親的花轎抬到了新郎的家門口,此時鞭炮聲響起,整個院子圍滿了村民。童子壓轎、紅綾辟邪、打麻秸火、挑犁鏵、絆腳石、刮臉等傳統程序依次出現。
最后,轎夫們把
婚禮開始。
圍觀的鄉親們。
起轎回府。
花轎抬出大門。
道路泥濘,小心慢行。
看看新媳婦。
打麻秸火。
新娘出轎。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