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農機化主要指標走在全省前列
摘要: 好趨勢 好態勢 好氣勢今年我市農機化主要指標走在全省前列本報訊 (記者 閆海峰 通訊員 張冠楠)今年以來,全市農機系統緊緊圍繞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現代農業
好趨勢 好態勢 好氣勢
今年我市農機化主要指標走在全省前列
本報訊 (記者 閆海峰 通訊員 張冠楠)今年以來,全市農機系統緊緊圍繞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現代農業為目標,抓住機遇,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全面健康發展的好趨勢、好態勢、好氣勢,各項農機化主要指標均走在全省前列,為全市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農民增收“九連快”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裝備支撐。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成效顯著。2012年是我市歷史上爭取各類補貼資金最多的一年。全年共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4888萬元,較去年的11045萬元增加3843萬元,增長34.8%,其中中央財政補貼資金13689萬元、省財政獎補資金1199萬元,資金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年共補貼各種農業機械14171臺(套),帶動農民投入4.16億元,受益農戶11516戶,達到了增總量、調結構、破難題、促發展的目的。
農機裝備結構加速優化。隨著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不斷增加,全市農業機械的擁有量在保持穩步增長的同時,農機裝備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2012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388.25萬千瓦,較上年的1361.44萬千瓦增加26.81萬千瓦,增長1.96%,位居全省第一。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環節農業機械增長進一步加快,其中大中型拖拉機達到97190臺,較上年增長5.93%;8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達到11290臺,比上年增長21.73%;聯合收獲機達到22120臺,比上年增長11.33%;玉米聯合收獲機達到4512臺,比上年增長30.78%;花生收獲機達到36964臺,比上年增長84.52%。
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繼續快速提升。2012年,全市機耕水平為98.6%,做到了應耕盡耕;機播水平為91.8%、機收水平為75.33%,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4.16%,位居全省第二,較上年的82.66%增加1.5個百分點。
薄弱環節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在夏糧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的基礎上,玉米、花生機械化收獲和秸稈機械還田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12年,花生收獲機達到36964臺,比上年的20032臺凈增16932臺;秸稈還田機達到20270臺,新增1000多臺。完成玉米機收面積398萬畝,玉米機收率達到54%,較去年的41.6%增加12.4個百分點,超出了今年目標任務9個百分點;完成花生機收面積230萬畝,機收率達到74%,較上年的63.2%增加10.8個百分點,均走在全省先進行列。機械化秸稈還田面積達到1520.03萬畝,秸稈還田率突破77.8%,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成效顯著。2012年按照“強基礎、重規范、增效益”的要求,強力推進農機合作社上檔次、上規模、上效益,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作業規模和領域進一步擴大,經營效益不斷提高。截至今年12月22日,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782家,較上年676家增加106家,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居全省第一位。新增8家省級示范農機合作社、20家市級示范農機合作社。
農機服務總收入保持高速增長。全市農機服務總收入達到50.78億元,較上年的49.61億元增加1.17億元,位居全省第一。跨區作業面積達到3039萬畝,比上年增長1.6%,在全省遙遙領先。其中,跨區機收面積2330.2萬畝、跨區機耕面積467.5萬畝、跨區機播面積236.1萬畝。農機跨區作業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農機服務業已成為我市增加農民收入的新興支柱產業。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