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突破2000家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閆海峰 高元元)日前,記者從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作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總數突破2000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增收效益最顯著,走在了全省最前列,擁有入社農機具10.
本報訊 (記者 閆海峰 高元元)日前,記者從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作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總數突破2000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增收效益最顯著,走在了全省最前列,擁有入社農機具10.4萬臺(套),社員全年作業收入達10億元,實現外出跨區作業收入 5.5億元。農民專業合作社對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繁榮農村經濟、推動農村體制機制創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顯示了旺盛的發展活力。
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央、省、市各項扶持政策的相繼出臺,特別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頒布實施,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全市合作社總數突破2000家,達到了2233家,入社農戶數由前幾年的幾千戶增加到了現在的21000多戶,入社成員年人均增收也由前幾年的百元左右增加到了現在的千元以上。形成了生產、加工和銷售各環節相連接,龍頭企業、合作社和農戶相結合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經營體制、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不斷健全,逐步走上了規范、有序、健康發展的軌道。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越來越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金融機構加大了信貸支持,龍頭企業、農村能人和社會有關階層也紛紛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環境有了很大改善。
據介紹,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思想是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為目標,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圍繞當地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興辦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扶持糧食、油料、生豬、夏南牛、食用菌、煙草、花木、蔬菜、農機、流通、加工等優勢特色產業合作社發展。進一步擴大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提高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水平,培大扶強,帶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健康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更好地發展作出貢獻。基本原則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堅持民辦、民有、民管、民受益、自我組織、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合作原則。堅持以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為依托,充分發揮資源比較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宗旨,堅持市場運作和政府引導支持相結合的原則。
記者了解到,從2012年起,全市每年將重點抓好100個市級示范社的發展工作,重點引導和扶持一批產業基礎好、經營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合作社,切實做到政策上支持、項目上傾斜、資金上扶持,促使其做大做強,示范帶動周邊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健康發展。
讓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更快些
石 霞
近年來,尤其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以來,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了長足的發展。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在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和現代農產品營銷體制的建立及完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差距,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數量規模、服務范圍、競爭能力以及管理水平上都存在明顯不足,需要大幅度“強身健體”。
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正處在起步階段,加快發展面臨多方面的困難,需要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缺乏“懂市場、會管理、熱愛合作事業”的人才,亟需多渠道加強對農民合作社領導人和經營骨干的培養,可以通過建立合作社理事長的輪訓制度、建立合作教育學院、建立合作社網絡教育平臺等方式,培養具有合作思想、有經營能力的人才,以滿足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需要。二是資金缺乏是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瓶頸”,亟需建立相應的金融機構,給予資金支持。世界各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實踐證明,在多元化、競爭性的農村金融體系中,合作金融應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民合作金融組織欠發達是我們的“短腿”,需要因時制宜加快合作金融體系的發育和健全。三是產業延伸能力是農民合作社的弱項,需要政府財政政策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涉農產品拓展,比如在增值稅、所得稅減免,在惠農項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增值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四是完善法律和法規體系。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修訂《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完善相應的法規,用以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常、有序、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