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莊鄉悄然興起“科技熱”
摘要: 通訊員 趙從清 黃金成 王利斌近段以來,汝南縣韓莊鄉各村的群眾每天晚上便早早走進村里的人口學校,學技術、查信息,一股科技備耕的春潮正在全鄉悄然掀起。耕前充充電2月27日晚7時,韓莊鄉和莊村人口學校便坐
通訊員 趙從清 黃金成 王利斌
近段以來,汝南縣韓莊鄉各村的群眾每天晚上便早早走進村里的人口學校,學技術、查信息,一股科技備耕的春潮正在全鄉悄然掀起。
耕前充充電
今年開春后,韓莊鄉計生協為不誤農時,及早抓住春耕備播有利時機,聯合鄉農技、農機、畜牧等部門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春耕科技服務小分隊,巡回全鄉各村人口學校、農家課堂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向育齡群眾講解春耕備播科技知識。目前,春耕科技服務小分隊根據育齡群眾提供的“菜單”,已舉辦蔬菜、花卉、林果、養豬、養雞、養鴨、農田管理、病蟲害防治、農機操作和修理等實用技術培訓班20余期,培訓育齡群眾6000多人次。通過技術培訓,全鄉農村呈現一派科技備耕的繁忙景象。林莊村有20余戶育齡群眾通過學習高效益農作物立體種植和間作套種新技術后,今年發展種植糧林、糧瓜菜、糧油“三一式”、“四二式”等農作物間作套種面積300畝。
施肥按配方
“丁零零……”鄉計生協和鄉農技站聯合開辦的“110服務熱線”又響了,“喂!我是韓莊鄉王竹園村的菜農,我種植的大棚辣椒不知什么原因總是爛果,請您給予指導。”“那應該是氮肥施多了,鉀肥缺少了,因為辣椒喜歡鉀肥,鉀肥缺了,就會出現爛果現象。”鄉農技員小張向這位菜農耐心地解釋道。近日,像這樣的農業技術咨詢熱線電話,每天都要接到30多個。一天,聶莊村計生戶周建新打來電話,說他家準備種兩畝春花生,但不知播種時如何配方施肥,打電話后不到一個小時,鄉計生協的“支農服務車”就開到了他家門口,當時農技人員不僅給他和在場的育齡群眾講解了肥料的配制方法,而且還講解了怎樣施用。
為改變育齡群眾粗放的施肥方式,該鄉計生協聯合鄉農業部門對全鄉3萬多畝耕地進行了土壤分析,測出不同地塊農作物的施肥標準,開出配方,育齡群眾按照配方科學購肥施肥。據悉,立春后,他們組織農技人員先后為育齡群眾開出土地“套餐施肥配方”1600份。
未產出先銷售
連日來,韓莊鄉計生協人口文化大院的網絡室里熱鬧非凡,幾臺電腦旁每天都圍著不少育齡群眾,他們爭相上網查詢種植、養殖供需信息。“為減少生產的盲目性,每年春節后,我都是先通過互聯網了解全國市場行情,然后再安排新一年的種養計劃,以降低市場風險,確保經濟收入。”種植科技示范戶劉山說。
入春以來,該鄉計生協積極引導育齡群眾采取走出去的辦法,與本地和外地龍頭企業對接發展訂單農業。據統計,今年全鄉有200戶育齡群眾計劃發展訂單種植業2萬畝,其中糧食作物9600畝、油料作物8400畝、大棚瓜菜2000畝。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