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迷”張書晗
摘要: 通訊員 王有震 張成亮泌陽縣王店鄉張莊村張崗西組共產黨員張書晗26年來一直致力于農業科普研究與推廣,人稱“科技迷”。1985年張書晗從泌陽縣農校一畢業,就以科普傳播為己任,潛心研究食用菌栽培技
通訊員 王有震 張成亮
泌陽縣王店鄉張莊村張崗西組共產黨員張書晗26年來一直致力于農業科普研究與推廣,人稱“科技迷”。
1985年張書晗從泌陽縣農校一畢業,就以科普傳播為己任,潛心研究食用菌栽培技術,連續18年栽培袋裝銀耳、平菇、猴頭菇、金針菇、段木香菇、大袋立體花菇等。在自己栽培好食用菌的同時,他還帶動本鄉和毗鄰鄉鎮的28個村、580戶村民從事食用菌栽培,直接經濟效益上百萬元。
在科技推廣上,張書晗不但發展了本地的食用菌生產,而且多次被縣食用菌辦公室派往洛陽、南陽、平頂山、開封和陜西的漢中市等,宣傳推廣泌陽縣的花菇栽培技術。所到之處,他不僅傳播了技術,而且提升了泌陽形象,受到當地領導及群眾的一致好評。他曾多次被縣委、縣政府、縣科協、團縣委評為 “全縣十大香菇狀元”、“科普先進工作者”等。
從1991年開始,張書晗連續19年種植煙葉,今年他家又種植煙葉40畝,影響帶動全村每年種植煙葉500畝以上。尤其是在他任村黨支部書記的2005~2008年期間,張莊村的煙葉生產面積每年達1200畝,煙農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引導全村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張書晗義務向鄉親們傳授煙葉先進技術,并利用6個塑料大棚為本村煙農提供充足的優質煙苗。作為鄉煙葉生產顧問的張書晗,多次受到縣、鄉政府和煙草部門的表彰。2008年11月,他被市煙葉生產辦公室授予“全市科技種植能手”。
擅長核桃種植技術的張書晗,前年11月份,與泌陽縣農校的孫自來合資籌辦了“泌陽縣核桃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當地農民發展核桃種植搭建了產、供、銷及技術服務的平臺。目前,核桃種植發展勢頭良好,他所在的村已種植核桃100多畝,全鄉近200畝,全縣500多畝,涉及全縣14個鄉鎮近40個村的200多戶農民。張書晗的目標是:力爭3~5年內促使全鄉種植核桃5000畝,全縣24個鄉鎮種植面積達2萬畝。完成種植目標后,將給泌陽縣農民帶來上億元的經濟收入。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