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話豐收(之一)
摘要: 講體會 說想法 提建議大旱之年話豐收(之一)編者按:7月7日,2011年全市夏糧生產總結座談會召開,來自市農業局、農科院、氣象局的小麥、種子、植保、土肥、氣象等專家、技術人員和各縣區的農業專家匯聚一堂,
講體會 說想法 提建議
大旱之年話豐收(之一)
編者按:
王治安 (市農技站小麥專家)
今年我市的夏糧生產遇到了歷史罕見的極端氣象條件,先后經歷了長達5個月的秋、冬、春三季連旱和春季二次干旱,對我們這樣一個靠雨養的農業大市來說,是一場全面的檢閱和考驗。長期持續干旱的氣候條件,造成了全市夏糧生產幾個突出特點:一是單產懸殊。有水澆條件的麥田,由于光照充足,有利發揮多種優勢爭取高產,而確山、遂平西部和泌陽等沒有水澆條件的麥田減產幅度較大。二是干旱抑制了無效分蘗,控制了小麥群體,降低了小麥株高,雖根系淺,卻避免了倒伏,有利于經濟產量形成。三是由于麥田土壤長期干旱且降水少、空氣干燥,對全蝕病、紋枯病、銹病、白粉病、赤霉病以及地下害蟲、蚜蟲、吸漿蟲等病蟲的發生蔓延不利,所以病蟲危害較輕。四是氣象條件總體來說對春性品種尤其強春性品種不利,春性品種播期偏晚,其適播期底墑已差,不利于出苗,提早播種甚至適期播種均因干旱和積溫高的雙重作用加速其發育,造成冬前拔節以致抽穗,造成凍害而大幅度減產。加之5月中旬的干熱風,對春性品種逼熟明顯致粒重下降,其危害甚于半冬性品種。
回顧小麥全生育期,干旱是主要矛盾,所以不同品種之間的其他性狀及抗逆性差距縮小,形成這樣一種局面,只要抓住“水”這個“牛鼻子”,多種品種均創出了一些高產典型。因此,明年及今后,我市小麥生產中的品種利用,今年的品種表現要參考,更應該依據我市的常年氣象條件和各品種在不同年型的綜合表現酌定。
張自亮 (市農科院農業專家)
今年干旱雖對小麥生長不利,但在某些方面卻是有利的。有利的地方:一是由于長期干旱控制了小麥的株高,植株低、群體少,基本上沒出現倒伏。二是氣候對小麥結實有好處,今年倒春寒較輕,小麥揚花期天氣較旱,對小麥揚花有利。三是由于干旱,小麥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較往年偏低。我市地理環境較好,降雨量和光照比其他地區多,小麥生產成本低,從長遠發展看,我市小麥生產潛力很大,所以我們要堅定信心。
對今后的小麥生產,我們一定要堅持良種配良法。一是在推廣中一定要把關鍵技術宣傳好,指導群眾因地制宜使用品種。二是提高整地質量,秸稈還田后必須要深耕和鎮壓。在丘陵和崗坡地區,除選擇耐旱性好的品種外,還要通過提高整地質量來提高小麥的抗災能力。三是近年來,我市小麥病蟲害有提前發生的趨勢。在防治上,要突出抓好種子的處理,搞好藥劑拌種。同時,要進一步宣傳藥劑拌種的好處,讓群眾接受。此外,我們還要注重小麥分蘗期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蚜蟲和麥蜘蛛。赤霉病和吸漿蟲病的防治是在小麥揚花期以后,要在小麥齊穗時噴藥。
吳顯東 (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
隨著秸稈還田及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的實施、商品有機肥的大量使用,全市土壤肥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今年夏糧生產,全市共投入各種肥料約55萬噸,平均畝施化肥50余公斤。同時,控釋肥、聚能網尿素、生物肥以及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等各種新型肥料大量應用于夏糧生產,滿足了小麥生產對肥料的需求,為今年夏糧豐收提供了有力保證。
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使配方肥在全市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2010年秋季,全市共采集土樣14315個,發放測土配方施肥明白卡45萬張,推廣配方肥24.6萬噸,面積達492萬畝(或615萬畝),有力地促進了夏糧的豐收。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要實現明年夏糧生產再獲豐收應有許多不利因素。一是有機肥投入偏少。二是配方肥、微肥施用量少,使用面積較小。三是耕層淺薄。因此,在明年的夏糧生產中一要加大有機肥的投入。積極鼓勵農民購買使用商品有機肥,并在全市做好農家肥的積造。二要加大配方肥及微肥的推廣與應用,特別是硫酸鋅的推廣使用。2011~2012年度小麥肥料施用原則仍然是在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前提下,穩氮、控磷、補鉀、增微。三要全面推廣深耕技術,要求深耕8寸以上。四要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力爭使農民群眾理解科學施肥的重要性,掌握科學施肥方法,再奪夏糧豐收。
陳 誠 (市農業局農技推廣研究員)
2010至2011年,我市小麥病蟲草害整體呈中度偏輕發生,病害主要以紋枯病、葉枯病為主,蟲病主要以蚜蟲為主。之所以病蟲草害發生偏輕,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異常的氣候。秋、冬、春連旱對病蟲草害起到了較強的抑制作用。二是關鍵技術落實到位。我市小麥在播種時,種子處理面積大,有效控制了全蝕病、散黑穗病、紋枯病等種傳、土傳病害的發生發展。三是各縣區植保站嚴格測報制度,開展應急防控,實施統防統治,及時控制條銹病發病中心,既減輕了條銹病發病程度,也有效遏制了其他病蟲害的發生蔓延,使多種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四是近年來高效低毒農藥的大面積使用,也有效保護了麥田天敵,致使麥田天敵數量增加。五是國家農業部、省農業廳、省植保站領導多次蒞臨我市調研督導病蟲害防治工作。市委、市政府 、市農業局、市植保站也多次下發文件和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監測防控工作。技術人員也深入鄉村田間地頭宣傳技術,指導群眾開展防治。同時,防控病蟲草害也已經成為農民群眾的自覺行動;省、市、縣財政也撥出專項資金1010萬元,為小麥病蟲監測防治提供了經費保障。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