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之鄉”盛開 “仁義花”
摘要: ——記農民萬傳發尊老敬老事跡王志杰近日,新蔡縣棠村鎮陳廟村萬傳發家中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該鎮領導親自將“仁義模范”牌匾送到了萬傳發家,以表彰他熱心捐助該村41位80歲以上老人的先
——記農民萬傳發尊老敬老事跡
王志杰
近日,新蔡縣棠村鎮陳廟村萬傳發家中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該鎮領導親自將“仁義模范”牌匾送到了萬傳發家,以表彰他熱心捐助該村41位80歲以上老人的先進事跡。在得知鎮領導親自為萬傳發送匾的消息后,左鄰右舍也都趕來看熱鬧。
新蔡縣在全縣提出“打造生態水城,建設仁義之鄉”號召后,棠村鎮黨委、鎮政府立即部署,并以該鎮外出創業人士萬傳發致富不忘鄉鄰、愛老尊老敬老的事跡為切入點,在全鎮掀起了仁義之鄉創建活動。
萬傳發是該鎮陳廟村一位農民,初中畢業后就到南方打拼的他,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業,先后成立了兩家公司。在家庭的熏陶和感染下,他幼小的心靈就埋下一顆善良的種子。萬傳發說:“在我的記憶里深深體會到了雪中送炭的溫暖,并促使我更堅定信心,盡己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2011年春節來臨之際,萬傳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到家后,他看到村里大部分老人年邁多病,生活困難時,決定為全村41名8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捐贈500元現金,共捐贈現金2.05萬元。該村張寨村民組83歲老人謝立友在接到萬傳發捐助的500元現金后,熱淚盈眶,激動地說:“小萬真是一個尊老敬老的好孩子,這么關心俺這個毫不相干的老頭子,這500塊錢真是解決了俺這一年的吃藥錢呀!”當天萬傳發還到棠村鎮敬老院,自費給老人們帶去洗衣粉、牙膏、牙刷、洗頭膏、毛巾等生活用品。到了敬老院,他為老人們洗頭理發、檢查身體、打掃衛生、剪指甲、陪他們聊天,看到老人們滿臉幸福的笑容,他感到莫大的欣慰。
萬傳發時刻恪守著“我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活的更好”的人生格言。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他慷慨解囊,向災區捐款1.1萬元,并在當地舉辦的一次大型抗震救災義演義賣活動中作為一名義工到現場進行募捐;2010年江西洪澇災害發生后,他又跋涉千里為災區人民送去1萬元捐款;為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溫州市慈善總會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倡導成立了溫州市鹿城區慈善義工組,帶領隊員們穿行在社區,櫛風沐雨,播撒著愛的火種,成為全區一支重要的慈善義工隊伍;每年重陽節,他都為當地敬老院老人送去現金和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為倡導愛老尊老敬老的社會主義風尚,2003年,萬傳發在溫州市成立了久久中老年健康管理中心,為老人生活起居、健身、娛樂等提供全方位的日常護理,現服務老年人1300多人,并為聾啞老人等困難群眾提供免費服務。
至目前,萬傳發已累計向社會捐贈資金8.7萬元。萬傳發的愛心捐助行動感染著社會上每一個人,也為新蔡縣“打造生態水城,建設仁義之鄉”和該鎮開展以愛老尊老敬老為主要內容的“仁義之鄉”創建樹立了榜樣,他本人也于2011年2月被新蔡縣委、縣政府授予了第三批熱心公益事業先進個人,并被該鎮黨委、鎮政府授予“仁義之鄉”建設先進個人。為表彰萬傳發同志的善舉,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社會主義新風尚,該鎮黨委、鎮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為其送去了“仁義模范”牌匾,萬傳發的愛老尊老敬老事跡也被當地群眾廣為傳頌。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