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縣打響冬季植樹造林攻堅戰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吳小豹) 2009年以來,新蔡縣以林業生態縣建設為契機,以農田林網建設為突破口,在農田林網建設中推行“統一規劃、統一開路、統一植樹、統一拍賣”的工作方法,采取“政府投入、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吳小豹) 2009年以來,新蔡縣以林業生態縣建設為契機,以農田林網建設為突破口,在農田林網建設中推行“統一規劃、統一開路、統一植樹、統一拍賣”的工作方法,采取“政府投入、部門整合、改革引資”籌資方式,實行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做到了“路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實現了“路能通、水能排、樹成網”,扭轉了“栽樹難、管護難、保存難”的難題,建立了農田林網建設的工作機制,打響了植樹造林工作的攻堅戰。
為確保完成林業生態縣建設任務,新蔡縣委書記賈國印,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景峰等主要領導多次在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現場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現場會、冬春植樹造林現場會上要求各鄉鎮改變以往單純為建設農田林網而植樹的老習慣,打破栽植易、栽后管護難、樹木成活保存率低的惡性循環,采取對林網空檔先統一規劃,再開路、拍賣、植樹和明確管護主體的工作機制,及早動手,于麥播前完成林網需開道路的土地規劃調整工作,并按照路面6米以上,一路兩溝、植兩行樹以上的高標準進行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務求取得農田林網建設的新突破;要求各鄉鎮、各部門抓住當前植樹造林的大好時機,全民動員,迅速行動,扎實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掀起冬季植樹造林高潮,確保順利實現林業生態縣創建目標。該縣提出了“六靠”:即靠認識推動工作,靠改革激發活力,靠實干完成目標,靠管理保證質量,靠引導形成合力,靠領導提供保障。
為突出林網建設這一重點,新蔡縣派出林業技術人員,組成22個規劃組,入駐鄉村,按照林業生態縣建設標準要求,以綠色通道為骨干,以溝、河、路、渠綠化為框架,會同鄉鎮逐村組、逐地塊進行實地勘察、科學規劃,落實了各鄉鎮農田林網道路開挖和拓寬任務。在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上,新蔡縣整合水利建設資金向林網道路開挖區傾斜,拿出專項資金,對各鄉鎮農田林網建設新開挖道路進行補貼,做到新開挖一個林網道路區,集中使用水利建設資金完成橋涵配套規劃工作。同時,縣政府還拿出專項資金,對各鄉鎮農田林網建設新開挖道路進行補貼,補貼標準為:路面8米以上,一路二溝、植四行樹,每米補貼6元;路面6米以上,一路二溝、植二行樹,每米補貼3元。補貼方式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下發。今冬,新蔡縣預計將為各鄉鎮補貼農田林網道路開挖拓寬資金300多萬元。在道路開挖拓寬和挖穴工作中,各鄉鎮紛紛出動專業隊伍,組織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實施機械化施工,大大地縮短了工期和保證了施工質量。全縣入冬以來已累計拓寬開挖農田林網道路、溝渠530公里及完成整地面積11200畝、挖穴56萬多個。
在整體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同時,縣、鄉、村還加大宣傳力度,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林網造林中;通過把林網道路林木的栽植權和所有權全部以拍賣或承包的方式明確到個體或聯戶手中,一舉解決了以前農田林網造林質量普遍偏低,管護主體不明確的難題,真正做到了不栽無主樹、不造無主林,實現了“路定權、樹定根、人定心”,為造林的一次性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至目前,新蔡縣以每米20元~45元的價格,完成了400多公里今冬新開挖拓寬道路和溝渠的拍賣工作,明確了道路和溝渠兩側宜林地的使用權,進而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植樹造林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植樹造林的標準和質量,確保了農田林網新栽樹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