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圍繞“四高”強力推進林業生態縣建設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鄭付來)上蔡縣以貫徹落實市委林業工作會議精神為契機,以林權制度改革為動力,圍繞“四高”多措并舉,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強力推進林業生態縣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全縣掀起了冬季
本報訊 (通訊員 鄭付來)上蔡縣以貫徹落實市委林業工作會議精神為契機,以林權制度改革為動力,圍繞“四高”多措并舉,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強力推進林業生態縣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全縣掀起了冬季造林整地挖穴高潮,已開挖樹穴35萬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0%。上蔡縣有四點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高強度增加造林投入。一是對省級公路綠色通道造林,每栽活并保存1棵樹縣里補貼3元,每占用1畝地縣里補助300元,且連補12年,僅此一項縣財政每年要拿出120萬元。二是對今冬明春的植樹造林,縣財政再撥出272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對各鄉鎮的造林補貼。在資金使用上,充分運用利益導向機制,按植樹數量和成保率進行補貼,多栽樹多補貼,不栽樹不補貼,不搞平均分配。三是要求各鄉鎮按照每栽1棵樹鄉財政要補貼1元的標準,籌集造林資金,增加對林業的投入。凡投入不到位的鄉鎮,其差額部分由縣財政從轉移支付中扣除,作為全縣的造林基金,統一調配使用。
高規格開展林業建設。一是控網格。要求將農田林網網格面積嚴格控制在300畝以下,網格過大的必須開新路。二是挖深溝、修寬路。實踐證明,只有挖深溝、修寬路,才能多栽樹、保住樹。因此,上蔡縣要求主干路路面寬度要在8米以上,一路兩溝4行樹,溝深要在1.5米以上;生產路路面寬度要在6米以上,一路一溝(或兩溝)2行樹,溝深要在1米以上;省道兩側各植樹5行,縣、鄉道兩側各植樹3行。三是挖大穴。樹穴大小必須達到80公分見方,經縣里統一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植樹,否則責令重新補挖。四是栽大苗。要求省、縣、鄉道兩側所栽苗木要在4米以上,農田林網所栽苗木也不得低于3.5米。樹苗栽植要整齊一致,統一刷白,不能高低搭配、東倒西歪,切實提高新栽幼樹成活率。
高質量實施林權改革。一是大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原有的集體林木采取拍賣、承包、租賃等形式,全面交給農戶個人經營管理,并簽訂合同,免費頒發林權證,真正實現“林有其主、主有其權、權有其責、責有其利”。二是對將要新栽的幼樹,要求各鄉鎮必須先把林權落實到位,及早明確管護主體,縣里憑合同檢查驗收,沒有落實林權的地段不準挖穴植樹不撥付造林補助資金,并進行通報批評。三是對主要綠色通道樹木,推行大戶大段承包或農戶聯合大段承包模式,由村委統一將植樹地段租回,再按20畝一個標段進行發包或拍賣,提升集中管理水平,切實解決零星分散不上心的管理弊端。
高標準推進工作落實。明確任務。上蔡縣依據林業生態縣建設標準,研究制訂了《上蔡縣2009~2010年度林業生態縣建設實施方案》,向各鄉鎮下達了植樹造林任務。夯實責任。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植樹造林目標責任書,明確提出植樹造林是“一把手”工程,定任務、定標準、定時限、定獎懲,做到人人有責任,個個有壓力。強化督導。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三條督查線的作用,縣四個班子領導深入所包鄉鎮,靠前指揮,對分包各鄉鎮“推磨式”巡回督導。嚴格獎懲。縣委、縣政府明確規定,對按時完成林業生態鄉鎮建設任務的,授予“林業生態建設先進單位”稱號,獎鄉鎮現金3萬元,并給予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分管農業工作的副鄉鎮長及農業中心主任各記三等功一次。對沒有按時完成林業生態鄉鎮建設任務的,罰鄉鎮1萬元,通報批評并在媒體上曝光,責令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向縣委、縣政府寫出深刻檢查,對分管農業的副鄉鎮長和農業中心主任進行誡勉談話。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