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蚜蟲偏重發生 抓好防治刻不容緩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秋田蚜蟲是危害秋作物生產的主要害蟲之一。據近期市、縣區植保站調查,我市秋作物各類蚜蟲已進入發生危害高峰期,各地要立即做好防治工作,控制蚜蟲為害。據了解,蚜蟲以成蟲或若蟲刺吸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秋田蚜蟲是危害秋作物生產的主要害蟲之一。據近期市、縣區植保站調查,我市秋作物各類蚜蟲已進入發生危害高峰期,各地要立即做好防治工作,控制蚜蟲為害。
據了解,蚜蟲以成蟲或若蟲刺吸寄主汁液,破壞寄主組織,常使葉片發黃、卷曲,輕者植株不能正常生長,危害嚴重的造成死亡。同時,秋田蚜蟲可排出大量蜜露,引起蚜霉菌寄生,從而產生黑霉病,使秋作物產量和品質受到很大影響。
據近期市、縣區植保站調查,各種蚜蟲已進入發生危害高峰期,其中棉蚜:蟲田率75%,平均百株蟲量5133頭,最高18000頭,百株蟲量高于去年同期;玉米蚜:蟲田率64%,平均百株蟲量2837頭,最高20000頭,蟲田率、百株蟲量均高于去年同期;大豆蚜:蟲田率62.3%,平均百株蟲量652頭,最高7000頭,百株蟲量略高于去年同期;花生蚜:蟲田率66.6%,平均百株蟲量661頭,最高2500頭,百株蟲量與去年同期持平;菜蚜:蟲田率83.3%,蟲株率41.2%,平均百株蟲量1020頭,蟲田率、百株蟲量均高于去年同期。
從調查結果看,蚜蟲在我市已偏重發生,且發生程度重于去年。目前,天氣溫濕度條件適宜,十分有利于秋田蚜蟲的繁殖、為害。市植保部門預測,今年秋作物蚜蟲發生程度還將繼續加重,如不及時防治,將會給秋作物產量造成影響。
市植保站專家建議,廣大干群要立即做好防治工作,控制蚜蟲為害。各地可采取藥劑防治方式,每畝可用3%啶蟲脒20g~25g或10%吡蟲啉10g對水60公斤~70公斤噴霧,也可加入(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殺菌劑、葉面寶、磷酸二氫鉀等,防病防早衰。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