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農矮抗58”將成為引領我市小麥增產的主導品種
摘要: 記者 王安麗在上蔡縣華陂鎮大岳村廣闊的小麥示范田里,無數飽滿的麥穗密織成一塊塊美麗的綠毯。再過十來天,這里將迎來豐收的喜悅。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財教授告訴記者:“這里的小麥品種全是
記者 王安麗
在上蔡縣華陂鎮大岳村廣闊的小麥示范田里,無數飽滿的麥穗密織成一塊塊美麗的綠毯。再過十來天,這里將迎來豐收的喜悅。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財教授告訴記者:“這里的小麥品種全是‘百農矮抗58’。該品種是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持的小麥新品種,它表現出了非常好的抗旱、抗寒特性,經受了去冬今春遭受歷史罕見的旱、寒嚴重自然災害情況的檢驗,目前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據專家根據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產量構成的三要素測產,“百農矮抗58”平均畝產在600公斤左右,高產攻關有望突破700公斤。
省科技廳副廳長馬世民告訴記者,小麥按品質可分為強筋、中筋、弱筋三種。強筋適合做面包,中筋適合做饅頭、面條,弱筋適合做餅干。中筋小麥是華人群體中需求量最大的小麥品種。以前黃淮麥區的中筋小麥品種主要是溫麥、周麥系列,下一階段,“百農矮抗58”將成為新的王者。據了解,“百農矮抗58”由河南科技學院小麥育種中心茹振鋼教授培育成功,受到省科技廳重大、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支持,2005年通過國家審定。有農業專家評價:“百農矮抗58”是一個劃時代的小麥品種,將成為黃淮麥區中筋小麥生產的新主力。要實現我省糧食核心區建設增產150億公斤的目標,駐馬店作為糧食核心區的核心,提高糧食單產、推廣小麥良種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為此,全省重大科技專項小麥新品種“百農矮抗58”、鄭麥366觀摩推廣會后,記者采訪了“百農矮抗58”育種教授茹振鋼,詳細了解了“百農矮抗58”這個新品種的培育經過和在我市示范栽培的情況。
茹振鋼教授介紹,黃淮南部麥區是我國冬小麥的高產地區,也是中強筋小麥的主產區,涉及河南、安徽、江蘇、陜西、山東五省,以及河北南部、湖北北部的部分地區,寒害、病害和高溫危害是常發性災害,嚴重影響本區域的小麥產量和質量。培育抗寒性強、抗病性強、抗倒性強、耐干熱風危害的半冬性中強筋高產品種具有廣闊的生產應用前景。
根據這種育種目標,河南科技學院小麥中心選用了豐產性突出的優異親本溫麥6號、抗性突出的優異親本鄭州8960和抗性好、落黃好、大穗大粒的優異親本周麥11進行復合雜交,經過8年的培育,選育出了新品系“百農矮抗58”。選育后的小麥新品種“百農矮抗58”在國家試驗中增產顯著,河南、安徽、江蘇、陜西、山東等省全部增產:2004年~2005年國家區試平均畝產532.7公斤,最高畝產617公斤,較對照極顯著增產7.66%,居第一位;2004年~2005年國家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7.6公斤,最高畝產589公斤,較對照極顯著增產10.07%?熏居第一位。“百農矮抗58”于2005年通過國家審定(國審麥2005008),在我國黃淮南部麥區有較高的增產潛力和巨大的推廣價值。
“百農矮抗58”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冬季葉色淡綠,分蘗多,抗凍性強。春季生長穩健,蘗多稈壯,葉色濃綠。株型半松散,葉片半直立,株高75厘米,高抗倒伏,高抗白粉病、條銹病和稈銹病,根系活力強,成熟落黃好,耐高溫、耐雨水,子粒灌漿充分。畝成穗42萬~45萬,穗粒數35粒~38粒,千粒重42克~45克。與黃淮南部麥區大面積種植的品種相比,“百農矮抗58”具備五大優勢:一是產量優勢。百農矮抗58在生產上大面積種植一般畝產500公斤~600公斤,高產示范田畝產可達700公斤。二是抗凍耐旱。“百農矮抗58”苗期能抗~16℃低溫,在黃淮南部麥區種植能確保安全越冬;根系發達,耐旱能力強,分蘗階段根深達1.26厘米,比其他品種的根深20厘米~30厘米。在去冬今春遭受歷史罕見的旱、寒嚴重自然災害情況下,“百農矮抗58”表現了較強的抗凍耐旱性。三是抗倒優勢。“百農矮抗58”莖稈堅實,基部節間短,加之株高較低(70厘米~75厘米),在抽穗開花至成熟期抗倒性極強。四是抗病優勢。高抗條銹病、稈銹病和白粉病,中抗紋枯病。五是品質優勢。“百農矮抗58”子粒外觀品質好、容重高、營養品質與加工品質穩定,糧食企業非常歡迎。2008年,農業部在河南、安徽、江蘇3省11個地市抽樣檢測,容重819克/升,硬度指數65,面團穩定時間6.3分鐘,在優質面條小麥品種評比中名列第一,屬優質中筋品種。
河南省科技廳也連續兩年組織小麥專家對“百農矮抗58”高產田進行實地驗收,2007年在輝縣對14.5畝高產田經田間測產驗收,平均畝產620.8公斤;2008年在許昌縣對100畝高產示范方進行測產驗收,畝產高達642.2公斤,對15畝高產樣板田進行實打驗收,畝產高達654.8公斤。在修武縣對100畝高產樣板田測產驗收,畝產高達718.2公斤。目前,在河南、安徽、江蘇、河北、山東、陜西、湖北等廣大區域種植,突顯其廣泛適應性和高產穩產特性。2005年,審定當年黃淮7省種植面積已高達100萬畝,2008年種植面積快速增加到1800多萬畝,河南省高達1300萬畝,已成為河南省乃至黃淮麥區第一大品種。
據我市有關專家介紹,2005年該品種在上蔡縣華陂鎮開始試種,當年1萬畝示范田平均畝產600公斤,2006年~2008年萬畝示范田平均畝產突破650公斤,目前僅上蔡縣種植“百農矮抗58”就超過40萬畝。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