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這樣防治小麥病蟲害
摘要: 晚報記者 王 瑩 本報訊 5月5日,記者從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獲悉,目前全市條銹病、葉枯病、白粉病和蚜蟲病仍在發展蔓延,葉銹病已發生。當前,防治的重點是條銹病、白粉病和蚜蟲病。 據市植
晚報記者 王 瑩
本報訊 5月5日,記者從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獲悉,目前全市條銹病、葉枯病、白粉病和蚜蟲病仍在發展蔓延,葉銹病已發生。當前,防治的重點是條銹病、白粉病和蚜蟲病。
據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小麥條銹病在全市均有發現,截至目前,已發生面積220.4萬畝,防治452萬畝,且病情在繼續發展蔓延。小麥白粉病發生面積97.5萬畝,防治125萬畝,病田率13.3%,平均病葉率3.9%。小麥蚜蟲病發生面積554.9萬畝,防治634萬畝,高于去年同期,是常年的8~9倍。蚜蟲大都上穗,蟲口密度仍在上升。
針對目前小麥病蟲害發生日益嚴重,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陳誠告訴記者,各地應開展以防治條銹病為主的中后期病害(葉銹病、葉枯病、白粉病)防治,把條銹病控制在初發階段。
陳城說,關于對蟲害的防治,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或40%毒死蜱60毫升,2.5%氯氟氰菊酯(百劫)每畝30~50毫升,2.5%輝豐菊酯30毫升。關于對病害的防治,畝用25%奧寧30克或12.5%禾果利40克,20%三唑酮75~100毫升。上述藥劑任選一種,混合使用,水量一定要加足,每畝加水45~50公斤,噴藥時應對準小麥葉部、穗部均勻噴灑。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