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店農村新鮮事
摘要: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李 璞 張建平近年來,隨著我市農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確山縣劉店鎮群眾的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著可喜的變化,許多新鮮事兒層出不窮。辦事吃份飯婚喪嫁娶、父母壽慶,確山縣劉店鎮農村的老規矩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李 璞 張建平
近年來,隨著我市農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確山縣劉店鎮群眾的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著可喜的變化,許多新鮮事兒層出不窮。
辦事吃份飯
婚喪嫁娶、父母壽慶,確山縣劉店鎮農村的老規矩是大擺宴席,款待親朋好友,每件事辦下來許多并不富裕的農家為了講排場債臺高筑。如今,這個老規矩卻在該鎮劉店村被打破了。劉店村去年成立了紅白事理事會,規定無論是辦喪事,還是結婚、生子都不準大擺宴席,本村人回自家吃飯,外村客人按照一菜一湯的標準吃份飯。紅白事理事會成立幾年來,劉店村已按照新的村規辦理了紅白事100件,節約開支90萬多元,劉店鎮鎮政府及時推廣了劉店村的經驗。目前,該鎮辦紅白事吃份飯已成時尚。
吃水用水表
劉店鎮95%的沙質土壤,十年九旱,群眾吃水都是用壓水井壓,靠水井拉。但近年來,隨著地下水的降低,一遇旱天,壓水井、水井全都用不上,水的問題成了群眾發展養殖業、搞庭院經濟的瓶頸。于是,家用小機井在該鎮應運而生,打一眼小機井需600元左右,往往是十戶八戶籌資,買來一臺潛水泵和一個小型無塔供水器,每戶安裝一個水表,用水特別方便,一月僅用塊兒八角錢的電費。眼下,劉店鎮有這類小機井300多眼,受益農戶3100戶。
建房“屋子會”
農民建一所房往往要花費一個家庭數年的積蓄,僅建房時手工費就是一項不少的開支。一些群眾欲建房雖備齊了料,卻往往因手工費沒有著落而無法動工。該鎮劉店村的數十名群眾自發組成“屋子會”,籌資購買了灰鍋、吊板機等建筑設備,建房時互相幫忙,不吃主家的飯,每所房建下來都能節省幾千元,切實減輕了建房戶負擔。像劉店村這樣的“屋子會”,該鎮共有30多個,去年已為群眾建房70多所,節約開支40余萬元,深受群眾的歡迎。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