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發展觀推動農業 健康可持續發展
摘要: □ 李俊嶺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中央1號”文件分析指出,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
□ 李俊嶺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中央1號”文件分析指出,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推動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農業,必須突出產業發展,構建優勢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生產發展是前提;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提升是關鍵。要立足優勢,狠抓優勢產業帶建設,進一步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突出抓好經濟優勢明顯、增值潛力巨大的三大產業建設:一是糧食。堅持“穩定面積、提高單產、優化品質、增加效益”的指導思想,在大災之年目標不降低,全年糧食總產力爭保持在60億公斤以上。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專用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生產,積極推廣商品性能好、產量高的大麥、紅薯、高粱等其他糧食作物,滿足市場多樣化需要。二是經濟作物。立足本地實際,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形成規模和特色,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突出抓好油料、煙葉、瓜菜、食用菌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培育規模,壯大優勢。以汝南、確山、遂平、驛城區為重點,大力發展蔬菜生產。以泌陽、確山、西平、新蔡、遂平五縣為重點,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培育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三是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漁民增收為核心,以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和綜合效益為目標,依托科技,加大投入,狠抓資源開發利用和名優特品種引進和推廣,積極調整漁業結構,進一步加大漁業執法力度,促進我市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以水產良種基地建設為突破口,加強水產苗種繁育體系建設,提高水產綜合供種能力;以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建設為重點,積極培育名牌、綠色水產品,爭取我市更多的水產品通過省級和國家級的認定和認證,壯大我市水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努力增加農民的收入,維護農民的利益。一是通過落實好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積極性。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規定,“加大良種補貼力度,提高補貼標準,實現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全覆蓋”。我們要按照省、市要求,加強領導,周密規劃,嚴明紀律,加強督導,讓國家這一惠農政策在我市切切實實地落到實處。要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依法規范農村土地流轉行為,保護流轉雙方合法權益。二是通過抓好沼氣建設,從環境入手解決民生問題。2009年是我市沼氣建設大跨度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們要采取措施?熏確保新一輪沼氣建設健康發展。加強監督管理和技術指導,確保國債項目建設任務順利完成,并通過國家驗收。在養殖小區或規模養殖場進行大中型沼氣示范工程和聯戶沼氣工程示范推廣工作,繼續加大秸稈沼氣池推廣力度。加強技術培訓和沼氣服務體系建設,將沼氣建設列入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目標管理,實行重獎重罰,力爭一年內再新增農村戶用沼氣5萬戶。三是通過科技教育,培養新型農民。積極推進農科教聯合攻關,對制約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應用技術進行研究,堅持以公立科技推廣體系為主,完善體系建設,增強我市農業的科技支撐能力。引導農民用現代經營方式來發展農業生產,用現代理念來參與市場競爭。加大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力度,通過科技培訓、科教興村、綠色證書工程、農廣校教育等形式,全面提高農民的科技應用能力。抓好陽光工程等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保持農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從基礎設施、技術含量、質量安全等方面下工夫,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農業基礎設施薄弱一直是制約我市農業經濟增長的“瓶頸”,我們要按照打造糧食核心區的要求,積極爭取國家投資,加快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落后的局面。一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履行現代標準農田建設協調的職責,大力推進“沃土工程”,抓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建設高標準農田,努力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水平。積極推廣“三電合一”信息服務模式和“三農”熱線服務電話,進一步做好全市農業信息網絡的縱向延伸,提升市、縣級信息服務水平。二是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根據生產實際需要,針對薄弱環節,加強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重點加強品種改良、良種繁育、作物栽培、展示示范等設施建設。加強配套技術的研究攻關和創新,促進良種良法配套,更好地發揮科技的增產潛力。結合實施糧食產業工程、種子工程、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等,探索技術承包、技術示范的新模式,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力度。三是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化、標準化,新認定一批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名牌產品。還要注意組織對已獲證產地和產品進行抽檢,抽檢率不低于60%,維護無公害農產品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四是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完善市場準入制度,讓質優價廉的農產品銷路更暢,質次價高的農產品則越來越沒有市場,這是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保證。駐馬店市城區和汝南縣已實行蔬菜、水果市場準入制度,要求今年12月底前要實行肉、蛋、奶畜產品的市場準入;2010年實行其他農產品的市場準入。上蔡縣、正陽縣力爭在年底前完成蔬菜、水果市場準入。各縣爭取用2年至3年時間在全市范圍內推行市場準入制度。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要統籌處理好工業和農業的關系,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一是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深入開展農業產業化推進年活動,圍繞創建“農業產業化30強鄉鎮”、“特色產業基地100強村”、“龍頭企業50強”等“八大創建”,狠抓政策落實。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重點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基地建設、質量檢測,采取有效措施幫助龍頭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二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能有效解決農民小生產與市場大規模的矛盾,是引領農民進入市場、提升農產品競爭力的重要載體。要結合當地實際,主動領辦或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積極探索農技服務的有效途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生產,開展市場營銷、信息服務、技術培訓、農產品加工儲藏和農資采購經營。三是培育品牌農業。大力發展“一鄉一業”和“一村一品”,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推進”工程,建設“一村一品”示范村。強化品牌意識,推行標準化生產,爭創優質農產品知名品牌。 (作者系駐馬店市農業局局長)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