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農村要讓農民有書讀讀好書
摘要: 張興軍 桂 娟第十八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河南舉行。其間,一場主題為“全民閱讀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出版高層論壇引起輿論關注。作為我國人口占多數的群體,農民能否養成閱讀習慣,既關系到新型農民的培
張興軍 桂 娟
第十八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河南舉行。其間,一場主題為“全民閱讀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出版高層論壇引起輿論關注。作為我國人口占多數的群體,農民能否養成閱讀習慣,既關系到新型農民的培養和新農村建設進程,更事關整體國民素質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農民的閱讀就談不上全民閱讀。
我國農民自古以來就有崇尚讀書的傳統,形成了豐富的耕讀文化,時至今日,“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仍是廣大農民喜愛的楹聯。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當前我國農民的閱讀情況不容樂觀。在不少地區,看書難、看書貴、可看的書少,成為農民讀書的主要障礙。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兩方面抓起:一方面要改善農民的閱讀環境,培養農民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農村圖書市場,鼓勵和引導出版社多出版內容和價格適合農民的書。
公民閱讀力與公共文化服務成正比,完善的公共文化體系能保證國民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而在我國廣大農村,且不說網絡服務,就連圖書館也是少之又少。因此,應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積極開展送書下鄉和“農村書屋”建設工程。
一本書會影響人的一生。打造農民喜歡的精品讀物,要按照“三貼近”的要求,心里裝著農民,眼睛盯著農業,腳步邁向農村,實施一批重點工程,打造一批“三農”品牌,培育一批鄉土作者,多出農民看得懂、農業用得上、與農村貼得緊的出版物。
據有關權威機構調查,絕大多數農民希望他們想購買的圖書價格在10元以下,而2007年全國圖書的平均價格為每冊21元,農民對圖書出版的最大希望是價格能低一些。有關方面應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對包括“三農”圖書在內的文化項目給予扶持。圖書出版和經營機構也要創新發展方式,降低圖書生產和營銷成本,讓農民朋友買得起書。
優化農民閱讀環境,還要抓圖書出版和市場管理,大力實施文化環保工程,深入開展“掃黃打非”行動,堅決清除各類文化垃圾,讓農民在良好的文化環境里閱讀,得到高質量文化享受。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