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防治小麥病蟲害確保夏糧再奪豐收
摘要: 省優秀專家、市植保站站長、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 翟斌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小麥生長已經進入了決定產量的保穗數、增粒數、增粒重關鍵時期,也是小麥多種病蟲害高發重發、交替重疊、嚴重危害時期。能否
省優秀專家、市植保站站長、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 翟斌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小麥生長已經進入了決定產量的保穗數、增粒數、增粒重關鍵時期,也是小麥多種病蟲害高發重發、交替重疊、嚴重危害時期。能否控制其危害,已經成為小麥豐產、農民增收、糧食安全生產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限制因素。
一、認清病蟲發生態勢,關注危害嚴重程度
2月下旬以來,由于我市氣溫持續偏高、日照充足、降水適中,利于小麥的返青生長。小麥中后期病蟲害將偏重發生,以條銹病、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麥穗蚜、麥蜘蛛、吸漿蟲等對今年小麥生產威脅較大。地下害蟲、葉枯病、小麥孢囊線蟲病、黑穗病及一些根莖部病害的蔓延危害不容忽視。
(一)病蟲害發生基數高。雖然去年冬季低溫一定程度上壓低了病蟲害的越冬基數,但整體上看,病蟲發生基數仍然偏高。1.據近期淘土調查,小麥吸漿蟲蟲口密度3.29頭/小方,高于防治指標,3~4月土壤墑情對吸漿蟲上升出土有利,仍有偏重發生的可能。2.小麥條銹病是大區域流行性病害,菌源主要是通過氣流從外地傳入。目前我市田間雖未發現病葉,但孢子捕捉儀已見孢子,偏重流行具備充足的菌源條件。溫度、降水條件適宜,將加快條銹病的繁衍速度,利于擴展蔓延。3.小麥紋枯病已普遍發生,病田率74.5%,病株率35.3%,均高于常年和去年同期,侵莖程度早于往年。4.由于我市4~5月份小麥揚花期陰雨天氣較多,菌源豐富,利于小麥赤霉病發生。5.麥蚜、紅蜘蛛最近蔓延加快,擴展迅速。
(二)天氣條件利于病蟲的發生蔓延。當前我市土壤墑情好,田間濕度大,氣溫回升快,非常有利于多種病蟲草害特別是小麥紋枯病的發生蔓延與侵染危害。據氣象部門發布的春季天氣趨勢預報,預計今年我市近期降水量略偏少或偏少,平均氣溫略偏高,有利于小麥紋枯病及條銹病等麥田病害的擴展蔓延,對麥蚜、麥蜘蛛等害蟲無明顯不利影響;4月降水量正常或略偏少,月平均氣溫略偏高,對條銹病、白粉病、紋枯病等病害的發生、傳播蔓延及麥蜘蛛、蚜蟲等害蟲的增殖較為有利;5月降水量大部分市縣接近常年或略偏少,月平均氣溫全省偏高,對小麥穗蚜和后期害蟲發生十分有利。一旦條件適宜,極可能蔓延流行,造成嚴重危害。
(三)小麥品種抗性較差,群體結構利于病蟲害發生。2月下旬以來,我市氣溫持續偏高,日照充足,降水適中,利于小麥的返青生長。小麥群體偏大,有利于小麥病蟲害發生蔓延。今年我市小麥主栽品種對條銹病、赤霉病等均無明顯抗性,大面積連片種植對條銹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傳播流行十分有利。
二、明確防治重點,抓住防治時機
根據今年我市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發生趨勢和特點,防治的重點要以紋枯病、條銹病、赤霉病、小麥吸漿蟲、麥蚜、麥蜘蛛“三病三蟲”為主,綜合防治其它病蟲。在深入踏查監測的基礎上,及時掌握發生發展動態,準確把握防治關鍵時期。
(一)小麥紋枯病。當發病麥田病株率達到15%時,每畝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濕性粉劑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
(二)小麥銹病、白粉病。防治小麥條銹病要按照“準確監測、帶藥偵察、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的原則,及時控制零星病葉和發病中心。葉銹病防治指標為病葉率10%。白粉病防治指標為病葉率5%。每畝可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
(三)小麥赤霉病。在小麥抽穗揚花期,若遇3天以上連陰雨,或降雨量超過
(四)小麥紅蜘蛛。麥田紅蜘蛛市尺單行達到200頭時,每畝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8~10毫升,加水
(五)小麥蚜蟲。當苗蚜百株達200頭時,穗蚜百株達500頭或益害比1:150以上時,每畝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15克,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六)小麥吸漿蟲。蛹期(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每小方(
在小麥多種病蟲盛發期,可采用殺蟲劑和殺菌劑各計各量,混合噴藥,達到一噴多防的效果。在條銹病、吸漿蟲等暴發流行時要及時出動應急防治隊,做好應急防治。要擴大統防面積,做到經濟、安全、高效。
在防治時間上,重點抓住三個時段。一是近期以紋枯病防治為主。目前重點是抓住有利時機,加大防治紋枯病力度。必須將藥液噴于小麥莖基部,才能起到防治作用。同時要加強對小麥條銹病的系統監測與防控。二是4月上中旬以麥蚜和紅蜘蛛防治為主的。4月上中旬?熏是麥蚜和紅蜘蛛為主的蟲害防治有利時機。要注意控制條銹病、白粉病發病中心,及時預防葉枯病,對紋枯病掃尾兼治,同時可以用毒土封鎖地面,防治羽化出土的吸漿蟲。三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條銹病、白粉病防治為主。重點開展條銹病、白粉病、葉枯病及麥穗蚜為主的多種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以防治麥穗蚜為重點,補治吸漿蟲,預防赤霉病。
三、講究施藥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為了提高防治效果,減少農藥浪費,減輕環境污染,在防治中必須注意施藥方法。一要把握一個“準”字。即要選準對路農藥,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或生物農藥。禁止使用甲胺磷、1605、甲基1605、久效磷、磷胺等高劇毒農藥。二要把握一個“早”字。即按照防治指標,盡量早施藥,以降低農藥用量,壓低發生基數。凡是達到防治指標的麥田,要立即開展防治,對病害要做好預防工作;等到病蟲已經蔓延危害才防治時,既造成了損失,增加了防治成本,又加重了農藥對農田和環境的污染。必須注意施藥安全間隔期,在小麥收獲前15天停止用藥,最大限度地降低農藥殘留。三要把握一個“合”字。即要注意混合用藥和輪換用藥,避免長期使用單一的農藥導致小麥病蟲產生抗藥性,降低防治效果。四要把握一個“勻”字。即要注意施藥方法,用水量一定要足,藥液要噴勻、噴透。噴藥時盡量做到無縫隙覆蓋,避免“鋸齒狀”漏噴。五要把握一個“保”字。即要注意保護上部功能葉片。在小麥生長后期,在葉面噴施氮肥、鉀肥,防止葉片早衰,延長光合作用時間,預防干熱風,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
四、樹立“綠色植保”理念,彰顯“公共植保”作用
小麥中后期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我們植保部門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植保專業技術人員,一定要牢固樹立“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的理念,切實提高對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其一,要把小麥中后期病蟲害防控工作提高到人與自然和諧的高度,強化對小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保障和技術支撐,充分展示植保的公益服務職能。加強病蟲測報,及早制定防控工作預案,抓住關鍵時期和重點環節,加強預測預警,細化防治目標和任務,落實各項工作措施。
其二,要加強病蟲監測動態信息交流,準確做出中長期趨勢預測,及時發布短期預報和警報,在最有利的時機,落實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其三,要積極主動向領導宣傳和匯報,當好領導的參謀,爭取領導的關注和支持,以保證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
其四,要加大植物檢疫和農藥管理的執法力度,充分發揮公共管理職能。一要加強監測檢查,搞好產地和市場檢疫,防止外來危險性病蟲害侵入和擴散。二要篩選和推薦低毒高效農藥,先進施藥機械和科學施藥技術,減輕殘留、污染,避免人畜中毒和作物藥害。三要積極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組織開展春季農藥市場專項治理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藥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把“綠色植保”的理念貫穿到我們工作的全過程。
小麥中后期病蟲害防治工作,涉及千家萬戶。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技術性強,工作難度大。特別是條銹病等具有遷飛性、流行性和暴發性病蟲的監測防控,不要說一家一戶農民難以做到,就是植保部門面對農戶分散防治這種家家買藥、戶戶存藥、人人打藥、選用農藥多亂雜、施藥技術不準確、防治成本高、防治效果差的現狀,也只能是無可奈何,即使是一個局部地區也難以承擔。因此,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綜合防治、統防統治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公共性。需要強有力的政府支持、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如果病蟲害和檢疫性有害生物監測防控不到位,一旦暴發成災,將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危及糧食安全,影響人民生活、人身健康和生態環境,甚至造成惡劣的社會后果。“公共植保”的本質就是要充分發揮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進行有效指揮,動員全社會的公共服務體系,為防控小麥病蟲害構建一道牢固的綠色防線創造良好社會氛圍。
我們鄭重呼吁全社會對植保工作的公共性和社會性給予高度關注和支持,采取有力措施,搞好組織發動。在病蟲害發生的關鍵時期,組織廣大農民,實行統一行動、統一供藥、統一時間、統一防治,把病蟲害控制在初發階段;技術人員搞好技術服務,有計劃地開展防治技術的培訓普及工作,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技術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認識,增強搞好防治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力爭把小麥病蟲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為奪取我市小麥豐收做出新貢獻!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